合资车也有便宜实惠,这几款适合创业起步,开个十年没问题
对于刚刚创业起步的人来说,钱要花在刀刃上,所以在购车的时候,没有必要选择太贵的车,如果想买合资车的话, 现代瑞纳就很不错。这是一款合资轿车,价格却能拉低到99万起,这应该是更便宜的合资车了。瑞纳在市场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三大件经得住考验,基本没什么问题。
如果你不喜欢轿车的话,这款SUV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瑞虎3x作为一款小型SUV,无论在外观方面还是实际驾驶体验中都有很好的表现,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仅为7L,这也是不少消费者喜欢它的原因之一,毕竟对咱老百姓来说,经济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之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花8万多买了现在的爱车,顶配的宝骏510。 宝骏510和宝骏品牌算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宝骏推出了宝骏510这一台小型SUV,其成就了宝骏510。希望以宝骏510打开国内小型SUV市场的大门,毕竟这一细分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由合资车企占据主要位置,宝骏也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打造宝骏510这一款产品。
预算7万买合资轿车,这4款车靠谱吗
1、这款车倒也有些超出了7万元的预算,不过经销商的优惠也大,几款低配车型已经降到了7万元以下,相比于其他合资汽车品牌,雪佛兰的定价也属于偏低的一个,而科沃兹我们看作是科鲁兹的继任者,而且品控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车主投诉量没有以前那么多,售后整体的服务质量也不错。
2、在预算7万元左右的情况下,推荐购买以下合资品牌自动挡汽车: 大众Polo- 推荐理由:大众Polo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外观时尚、内饰精致,驾驶性能稳定。大众品牌的口碑和售后服务都非常出色,是一款值得考虑的车型。
3、大众Polo Plus的官方售价对于很多手握7-8万购车预算的消费者来说确实有些偏高,不过以目前北京地区为例,大众Polo存在有1万元左右的优惠幅度,那么在结合完优惠幅度进行计算后,其终端售价区间在99-139万元左右,虽说还是略微偏高,但是相对而言,其中低配车型版本还是处在考虑范围内。
4、万朗逸新锐是一款性价比较高、适合家用代步的7万级合资轿车,硬实力使其获得市场青睐,但存在部分细节不足。具体分析如下:核心优势价格与权益竞争力强限时按揭起售价98万元,叠加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政策,在入门级合资自动挡车型中具备显著价格优势,尤其适合预算敏感型用户。
仅6万多的大牌合资SUV卖不动,却一点都不冤!?
先来看看如今各合资品牌中3月的销量王,大众销量更高的轿车是朗逸(99-119万),销量更高的SUV是探岳(159-339万)。本田销量更高的轿车是雅阁(198-298万),销量更高的SUV是皓影(198-228万)而丰田销量更高的轿车是卡罗拉(198-198万),销量更高的SUV是RAV4(148-288万)。
所以,用一个国产车的价格,买一台配置、空间、动力都不差的正宗德系SUV,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就是斯柯达柯珞克。
这款大7座合资SUV可能是标致5008,它卖不动主要有以下原因:国产新能源汽车冲击:在新能源时代,相同价格下能买到国产新能源SUV,如曾经的理想ONE与汉兰达价格相近,但理想ONE是中大型SUV,空间更宽敞、动力更充沛。
别克昂科威S 指导价299-299万元 比昂科威多一个S, 昂科威S不仅定位更加豪华,尺寸也更大一些,它属于入门级的中型SUV,定位介于昂科威和昂科旗之间,同样是专精大五座的SUV产品。
汉兰达和锐界在尺寸,定位,空间上都大体相当,都可互为代替,不是说消费者不买汉兰达就活不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另外,锐界配置高,价格优惠,性价比十足,还不用还不用等车,换作是我也会选锐界,而非汉兰达。我算是锐界最早的车主吧,15年7月提的车,等了一个多月,不加价。
相反,创维EV6的这波操作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售价不便宜但能给予用户的却很少。与同级别同价位竞争对手相比根本没什么优势,自然而然大家也找不到为它买单的理由。其实,从创维EV6的表现来看,我们基本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造车新势力都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买合资车只需要6万块不到,让自主车企还怎么活?
1、一般买这个价格区间车型的消费者,对于车的质感甚至是配置都不会有太高的要求,只要省油靠谱耐用就足矣。起亚也很懂中国消费者,这点从配置上就能看出,豪华型配备了7英寸的中控大屏和电动天窗,并且还有Carplay和Carlife。常用的都给了你,还想要其它的,只能自己到汽车配成去加装了。
2、目前来看,补贴政策的退坡以及双积分政策的影响,无论是合资电动汽车也好,还是自主品牌也好,都是在大力的发展纯电动汽车,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导向逐渐转为市场推动,随着合资品牌的电动车的发力,合资电动车闯入10万元区间,对于无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两者之间的价格格区间必定会受到影响。
3、我们也不难发现,今年合资车降价的幅度也创造了新高。进入4月份以来,已有超38家车企,共126个车系,进行降价或优惠调整。其中传统燃油车型84个,新能源车型42个,可以看出,以合资车企为主的燃油车已经进入到一种“以价换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