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作用量原理具有极为深刻的科学与哲学内涵: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思想之源,来自与生活中的各种极值的思想,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极值现象。
通俗来说,比如:一根两端固定的悬链,其自然下垂的时候重心最低;热力学系统平衡时,熵值最大;水珠尽可能的保持球形,在失重的空中,水珠可以保持完美的球形,因为相同体积的物体,球形表面积最小,等等。(在在失重状态下,不考虑其他势能,球形状态下张力势能最小,因此符合最小作用原理,因为张力势能是对表面张力对单位表面积的积分值。)
光从空间一点 A 到另一点 B,光沿着所需的时间为极值的路径传播。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造物主似乎是个精明的经济学家,他总是尽心设计物理定律使得“成本”最小。很久以前,人们认为这些极值问题仅仅是一些物理定律的偶然结果,可是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似乎慢慢认识到极值才是宇宙中最本质的定律。
这个原理不知不觉会在生活中运用很多,给予人貌似一针见血的洞察力。